🍚 為什麼不能吃到全飽?關鍵在「消化能量」
中醫觀點認為消化是「先耗損後獲得」的過程,就像手機充電需要消耗電力一樣。當我們吃下超過胃容量的食物(尤其高油高糖),身體會緊急抽調全身能量來消化,導致:
- 酵素分泌不足,營養吸收率砍半
- 腸胃肌肉過度疲勞,長期功能衰退
- 未分解食物堆積產生毒素,免疫力下滑
張維鈞中醫師臨床發現,腸胃弱患者改吃七分飽後,脹氣頻率減少68%,排便順暢度提升2倍以上!
🥝 點心這樣吃最聰明:黃金補給時間表
掌握「少量多次」原則,建議每日規劃:
上午10:30|下午15:30|晚上20:00(睡前2小時)
低糖水果組合包
▸ 蘋果+奇異果:膳食纖維雙倍
▸ 木瓜+無糖優格:蛋白酶助消化
▸ 芭樂切片撒梅粉:解饞又低卡
堅果食用3要點
- 每日「手心窩」分量:杏仁8顆/腰果10粒
- 冷壓技術優先:包裝標示「低溫烘焙」才買
- 混搭吃法:核桃+葡萄乾=抗氧化加倍
🐟 正餐白肉搭配學問:鎖住營養的烹調法
選擇「耐消化蛋白質」延長飽足感: | 肉類選擇 | 推薦部位 | 料理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
虱目魚 | 肚肉 | 薑絲清湯 | |
放山雞 | 腿排 | 藥膳舒肥 | |
黑豬肉 | 里肌 | 蒜蓉蒸煮 |
好油使用訣竅
▸ 涼拌:冷壓苦茶油+檸檬汁
▸ 熱炒:發煙點高的酪梨油
▸ 避免反覆回鍋:油炸油用濾紙過濾後冷藏,48小時內用完
🚫 地雷行為自查表
這些習慣正在傷害你的腸胃:
☑ 邊吃飯邊追劇(大腦分心影響消化酵素分泌)
☑ 用湯泡飯快速吞嚥(食物顆粒過大難分解)
☑ 吃完大餐立刻吃水果(發酵氣體導致胃脹)
張醫師特別提醒:「七分飽不是要你餓肚子,重點是讓胃保留揉捏食物的空間,就像洗衣機需要水位才能充分清洗衣物。」從今天開始練習在「還想再吃幾口」時放下筷子,給身體溫柔的消化餘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