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抗流感3大黃金守則
1️⃣ 病毒千變萬化,治療核心在「人」
中醫對付流感從來不用固定藥方,重點在觀察「這個人」的體質狀態。就像颱風來襲,有人屋頂漏水、有人窗戶破損,師傅會根據每間房子的損壞狀況來修補。中醫師會看患者:
- 手腳冰冷程度
- 舌苔厚薄顏色
- 發汗狀況
- 腸胃消化力
- 睡眠品質
這些線索能判斷體氣強弱,決定要用「發汗驅邪」還是「溫補元氣」的治療方向。
2️⃣ 生活習慣是隱形防護罩
《傷寒論》記載古人冬天缺衣少食,現代人卻是「自造風寒」:
- 冷氣房穿無袖短褲
- 手搖飲加冰塊喝到飽
- 熬夜追劇耗損陽氣
- 久坐不動循環差
門診常遇到年輕上班族,明明穿發熱衣卻手腳冰冷,一問才知道辦公室冷氣開18度,下午還喝冰美式。這種「外寒內冷」體質,遇到流感病毒就像城門大開,病毒直接攻入五臟。
3️⃣ 截斷病毒進攻路線
中醫把身體分成六道防線(六經辨治),發現異常要立即處理:
- 太陽經:打噴嚏、頭痛、後頸緊 → 喝生薑紅糖水+泡腳發汗
- 陽明經:高燒、喉嚨腫痛 → 用葛根湯解肌退熱
- 少陽經:忽冷忽熱、口苦 → 小柴胡湯調和陰陽
- 太陰經:腹瀉、嘔吐 → 理中湯溫暖脾胃
關鍵在症狀初現就處理,別等病毒深入才治療。像有位高中生打球後喝冰水,半夜發冷發熱,家人用吹風機吹大椎穴+蔥白粥發汗,隔天就退燒。
保暖排寒實戰技巧
🧥穿衣保暖重點部位
- 後頸大椎穴:圍巾必備
- 腰腹帶脈區:發熱貼片
- 腳踝三陰交:長襪過踝
- 手掌勞宮穴:露指手套
🍲提升體氣食療方
體質類型 | 推薦食療 | 禁忌食物 |
---|---|---|
手腳冰冷 | 當歸羊肉湯 | 生魚片冰品 |
容易腹瀉 | 四神湯 | 大白菜西瓜 |
常冒痘痘 | 綠豆薏仁 | 炸雞辣鍋 |
疲勞嗜睡 | 人參雞湯 | 咖啡濃茶 |
💆♂️經絡按摩自救法
- 風池穴:拇指按壓治頭痛
- 合谷穴:虎口處揉壓退燒
- 足三里:膝蓋下四指強免疫
- 湧泉穴:腳底搓熱助排寒
中西醫治療關鍵差異
西醫用克流感抑制病毒複製,但體弱者可能出現:
- 藥物過敏起疹
- 腸胃不適嘔吐
- 頭暈嗜睡副作用
中醫透過「扶正祛邪」雙向調節:
- 麻黃桂枝發汗解表
- 附子乾薑溫暖腎陽
- 黃芪黨參補益肺氣
- 茯苓白朮健脾祛濕
曾有位70歲阿嬤流感併發肺炎,西醫說要插管,家屬轉中醫治療。醫師用「小青龍湯」化痰、「四逆湯」強心,配合艾灸神闕穴,三天後咳出大量黃痰,血氧值回升免於插管。
流感後遺症調理方案
常見後遺症處理方法:
- 久咳不癒:蜂蜜燉梨+杏仁茶
- 疲勞倦怠:黃耆枸杞茶+八段錦
- 嗅覺異常:辛夷花薰鼻+按摩迎香穴
- 心悸胸悶:丹參紅棗茶+按內關穴
最後提醒,流感季要遵守「三要三不」原則: ✅ 要洋蔥式穿衣 ✅ 要喝溫熱飲品 ✅ 要早睡養陽氣 ❌ 不赤腳踩地 ❌ 不空腹吃水果 ❌ 不熬夜追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