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咳嗽感冒救星!水梨橘子加熱吃法大公開,維生素C保留關鍵溫度揭曉

水果熱吃5大重點 中醫師親授技巧

1. 橘子變身天然感冒藥
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師楊淑媚特別強調,橘子用「對的方法」加熱後,白色果絡(橘絡)會釋出橙皮苷成分。準備3顆新鮮橘子,用鋁箔紙完整包覆後,以「小火慢烤」方式,讓橘子皮呈現微焦狀態。關鍵是要用食物溫度計監測,維持「48-50℃」最能保留維生素C,超過60度營養就開始流失!

2. 水梨這樣燉才潤肺

針對咳不停的「乾咳型」感冒,建議選用豐水梨或雪梨。去皮後保留梨芯,加入3-5顆川貝母與2錢百合,注入清水至八分滿。電鍋外鍋放2米杯水,燉煮完成前10分鐘再加入冰糖,這樣能讓梨肉完整吸收中藥材精華,形成天然止咳糖漿。

3. 金桔替代方案

如果臨時找不到橘子,可以用7-10顆金桔對切,加入2片老薑和500ml熱水,用「保溫瓶燜泡法」取代煮沸。瓶內溫度會自然維持在45-55℃之間,既能釋放柑橘精油又不怕破壞營養素,適合辦公室族隨身攜帶。

4. 寒性體質注意事項

楊醫師特別提醒手腳容易冰冷的族群,即使加熱水果也要搭配「1片生薑」或「5ml米酒」一起烹調。例如烤橘子時在果肉抹微量米酒,能中和水果的涼性,促進血液循環讓效果加倍。

5. 錯誤加熱方式

很多人用「大火快煮」反而弄巧成拙:鳳梨高溫久煮會產生苦味物質,香蕉微波超過30秒容易變質。正確作法是「隔水加熱」或「低溫烘烤」,控制時間在15分鐘內,最能保持水果的天然酵素活性。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