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天冷千萬別做這2件事!喝錯飲品反而更冷 醫師認證保暖神器是它

冬天保暖地雷別踩!這2個常見動作越做越冷還危險

最近天氣真的冷到靠北!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跟棉被上演十八相送,但是你知道有些常見的保暖方法其實超母湯嗎?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,台灣每4個成年人就有1個有高血壓,天氣一冷更容易引爆中風危機。今天就來扒開那些「以為很暖其實找死」的保暖方式,還有營養師私藏的超強暖身飲品排行榜


❌保暖地雷1:喝酒取暖根本找死!體溫不升反降

為什麼說喝酒暖身是騙局?

很多人覺得喝兩杯全身就暖呼呼,這根本是身體在騙你!醫學博士板倉弘重解釋,酒精會讓皮膚表面的血管「鬆開」,這時候血液都跑到皮膚,內臟器官反而沒血流。更慘的是,酒精還會讓身體誤以為很熱,啟動散熱機制,結果就是中心體溫直直落

喝酒取暖的雙重風險:

  1. 宿醉戶外超危險:喝掛在路邊直接失溫
  2. 三高患者大忌:血管收縮讓血壓飆更高
  3. 代謝變差:身體要分解酒精就沒空產熱

☕保暖飲品排行榜!第一名居然不是薑茶

日本電視台實測6種熱飲,發現喝完4分鐘後體溫都上升1度,但持久度差很大!來看看完整排名:

排名 飲品 保暖時間 特殊功效
1 熱可可 54分鐘 改善血壓、預防動脈硬化
2 紅茶 51分鐘 促進血液循環
3 薑茶 46分鐘 加速新陳代謝
4 甘酒 42分鐘 補充胺基酸
5 綠茶 38分鐘 抗氧化

冠軍熱可可怎麼喝最有效?

營養師趙函穎教戰:

  • 加牛奶:鈣質幫助血管放鬆,血液循環更順
  • 選70%黑可可:糖分少又能吃到類黃酮
  • 一天兩杯:超過會胖死(一杯約180大卡)

❌保暖地雷2:暖暖包貼著皮膚?當心「溫水煮青蛙」式燙傷!

低溫燙傷有多恐怖?

皮膚科醫師警告,40度以上接觸超過1小時就會出事!這些人要特別注意:

  • 阿公阿嬤(感覺退化)
  • 糖尿病患(末梢神經遲鈍)
  • 中風患者(無法自行移開熱源)

暖暖包安全使用SOP:

  1. 隔層衣服:絕對不能直接貼皮膚
  2. 定時移位:每20分鐘換位置(腋下→腰部→口袋)
  3. 睡覺不用:棉被裡溫度會疊加
  4. 買有布套款:多層防護更安心

其他隱形殺手:

  • 充電手機放被窩
  • 電毯開整晚
  • 免治馬桶座加熱太久

💡醫師加碼保暖秘技

  1. 洋蔥式穿法升級版:最內層改穿發熱衣,中間加羊毛背心,外套選防風材質
  2. 足部暖身法:穿襪子前先用吹風機吹熱鞋內(但要先試溫度!)
  3. 吃對辛香料:肉桂粉撒咖啡、咖哩加薑黃粉
  4. 睡前抬腿:促進血液回流,腳就不會像冰塊

最近寒流真的是一波接一波,大家千萬別鐵齒!特別是家裡有長輩的,快把這篇轉給全家看,正確保暖才能平安過冬啦~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