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異位性皮膚炎保濕是關鍵!藥師公開最有效的護理秘訣

秋冬癢到睡不著?破解異位性皮膚炎惡性循環

最近門市遇到好多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問:「藥師啊,小孩晚上一直抓,皮膚都抓到破皮了怎麼辦?」其實這正是典型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狀況。這種「癢→抓→更癢」的惡性循環,關鍵就在於保濕基本功有沒有做確實!

為什麼皮膚越抓越癢?看懂發炎反應

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單純皮膚乾燥,而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的慢性發炎。當皮膚屏障受損時:

  1. 角質層就像破掉的漁網,水分瘋狂流失
  2. 外界過敏原長驅直入
  3. 免疫細胞開始「過度防衛」
  4. 發炎物質刺激神經產生癢感

尤其台灣冬天「室外冷風+室內暖氣」的極端環境,更容易讓皮膚處於「沙漠狀態」。最近有個案例是上班族小姐,天天吹辦公室暖氣又愛泡熱水澡,結果小腿皮膚乾到像蛇皮一樣脫屑…

藥師親授保濕3層防護法

第一層:補水要「濕擦」

洗澡後3分鐘內是黃金時間!在浴室內趁皮膚還帶水氣時:

  • 先拍打溫泉水噴霧
  • 立刻塗抹含泛醇+玻尿酸的精華液
  • 用掌心溫度按壓幫助吸收

第二層:鎖水要「油封」

選擇含神經醯胺+膽固醇+脂肪酸的修復霜:

  • 乳木果油:形成天然保護膜
  • 燕麥膠:舒緩紅癢
  • 角鯊烷:補充皮脂不足 ⚠️注意要避開含酒精、香料的產品

第三層:急救要「聰明用藥」

當急性發作時:

  1. 先薄擦醫師處方藥膏
  2. 等待15分鐘吸收
  3. 再疊加保濕修復霜 這樣既能控制發炎,又能避免類固醇造成的皮膚變薄副作用

日常保養5大地雷

  1. 用熱水止癢:水溫超過38℃會溶解皮脂
  2. 過度去角質:磨砂膏會加重皮膚損傷
  3. 衣服材質選錯:羊毛衣直接接觸皮膚
  4. 頻繁使用消毒產品:酒精濕巾擦拭患部
  5. 迷信天然偏方:敷蘆薈反而可能過敏

藥師私房推薦組合

  • 輕度乾癢:CeraVe修護乳+理膚寶水B5霜
  • 嚴重脫屑:QV密集修護膏+凡士林
  • 夜間加強:濕敷療法(先擦乳液再包保鮮膜)

最近幫門診患者設計的「333保養法」效果很好: ✅ 每天擦3次保濕 ✅ 每次按摩3分鐘 ✅ 3天調整一次保濕品項 有位阿嬤帶孫子來回診時開心地說:「現在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了!」

記得,異位性皮膚炎是長期抗戰,與其等到發作才擦藥,不如每天花10分鐘做好保濕。下次換季時別再拼命抓癢,試試這些方法讓皮膚乖乖聽話吧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