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腳走路的神奇功效大公開
最近日本抗老醫學研究發現,每天赤腳走路15分鐘竟然能讓大腦年輕化!關鍵在於當腳底接觸不同材質地面時,會透過三個步驟啟動「腦部活化機制」:
-
觸覺刺激直達胼胝體
腳底分布著72,000個神經末梢,赤腳時這些神經會將地面訊息透過脊髓傳到腦部中央的胼胝體。神經復健科醫師解釋:「胼胝體就像大腦的高速公路,負責連接左右腦,赤腳的多元刺激能讓這條公路更暢通」 -
腦血流量激增35%
日本東京大學用fMRI監測發現,赤腳走路時前額葉皮質的血流量會比穿鞋時多1/3。腦神經科主任說:「這區域主管記憶和判斷力,血流增加能促進神經細胞新生」 -
誘發BDNF生長因子
赤腳時的不穩定狀態會刺激大腦分泌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」,這種物質被稱為「大腦肥料」,能幫助海馬迴生成新細胞,正是預防失智的關鍵!
安全實踐5要訣
1. 先從室內開始練
建議新手先在家裡木地板練習,每天10分鐘逐步增加到30分鐘。注意避開磁磚等光滑地面,可鋪瑜伽墊增加摩擦力
2. 戶外選對場地
進階者可到公園草地或沙灘,避開碎石路與高溫地面。台北榮總復健科建議:「最佳時段是早晨8-10點,地面溫度適中又能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」
3. 強化足底肌群
赤腳前要做「毛巾抓取」訓練:用腳趾反覆抓起地上的毛巾,每次3組10下,能預防足底筋膜炎
4. 善用輔助工具
可在客廳鋪設鵝卵石健康步道,選擇直徑2-3公分的圓滑石子,每天早晚各走5分鐘效果最佳
5. 注意清潔保養
結束後用溫鹽水泡腳10分鐘,特別要檢查腳底是否有傷口。皮膚科醫師提醒:「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較差,建議穿防滑襪替代」
真實案例見證
70歲陳媽媽實踐赤腳養生法3個月後,在認知功能測試中短期記憶分數提升40%。她笑著說:「現在買菜都不用寫清單,連孫子都說阿嬤變聰明了!」
下次更新預告:赤腳走路搭配「踮腳尖訓練」,效果竟然加倍?想知道更多腦部保健秘訣,記得追蹤我們的專頁喔!